123讨西域奇兵降伊吾,伐东夷战船攻琉求-《大隋王朝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何蛮、朱宽赶忙拉起杨庆,搀扶安慰道:“公子节哀,公子节哀。”

    “我父王何时病故?”

    “昨夜二更,老千岁晏驾。”

    杨庆解下身上包袱,捧在眼前,哭诉道:“父王,孩儿请来旨意,你为何不等到今天,就撒手人寰了......”

    何蛮扶起来杨庆,一旁接过包袱,问道:“皇上怎么说?”

    杨庆擦拭了眼泪,说道:“皇上已出玉门关西征,皇后娘娘坐朝,留守大臣唯皇后懿旨是遵。”

    何蛮打开懿旨细细看了看,朱宽问道:“娘娘怎么说?”

    何蛮把懿旨交给朱宽,说道:“传令三军,两日后起锚出海!”

    两日之后,河间王杨弘入殓埋葬,江东水师,三军戴孝,为老王爷送葬。祭奠之后,何蛮拿出萧皇后懿旨,对众将士喊道:“皇上远征西域,三军当以皇后懿旨是遵:

    走马出江游,浩淼付东流,皇威隔海望,东吴有夷州。

    开基西北境,列勋东南候。文治赖仆射,武功有千牛。

    提剑兴纵起,止戈方自羞。久怀凌霄志,而今讨琉求。

    旌鼓遥万里,功业传千秋。若为男儿身,跃马踏海沟。”

    读罢此懿旨,众人心生感慨,将士群情激昂。海师何蛮传下将令,全军登船,宣战琉求国。隋大业五年、公元609年正月,大将何蛮、朱宽统率江东水师,共计两万出兵马,由长江口东征,沿高华岛(今钓鱼岛)奔赴夷州。开始了历史上第二次收复台湾。

    五日之后,皇后懿旨也传到岭南,岭南水师随即发兵,陈棱、张镇周率一万水军,战船百艘,出兵义安(广东潮州),两路舟师南北夹击对夷州诸岛形成合围之势。

    陈棱、张镇周统率岭南水军出海,海上劈波斩浪,不见尽头,行驶了两日,众将官站在船头观瞧,陈棱颇有些焦虑,问道张镇周:“我们已经航行了两天,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夷州岛。”

    张镇周道:“从航图和风向来看,前方应到一鲲身岛。”

    “一鲲身岛?”

    “是啊,一鲲身岛在大陆和夷州岛之间,两岸的渔民为方便交易,习惯在一鲲身岛做买卖。此番东征,必先取一鲲身岛。”

    “嗯。”陈棱立刻传下军令,命船队加速前行,直奔一鲲身岛。

    穿过一阵阵巨浪,一个小小的岛屿呈现在众人眼前,似乎还有一些小渔船在岛屿周围来来往往,张镇周打眼望去,指着小岛方向说道:“陈将军,前面便是一鲲身岛。”

    “传令各船,速在一鲲身岛登陆。”

    旗舰战船的桅杆上旗手一阵旗语,众多战船一字排开,直逼一鲲身岛。渐渐迫近,一阵喧嚣声传来,岛上百姓还不知是大隋的水军杀来,竟以为是大陆来做交易的商船,诸多百姓纷纷拿着货物云集岛边期待交易。

    战船纷纷靠岸,巨大的船板搭到岸边,隋军将士刀枪林立,蜂拥而出,渴望交易的岛民,吓得四散而乱,岛上有一队琉求国的兵士,见岛民大乱,一群官军登岸,分别拔出弯刀,堵截上来。

    陈棱、张镇周站在船头,远远望去,看见一群散乱的守岛兵士,前来应战。张镇周大声喝道:“鸣炮开战!”

    “嗒、嗒……”几声信炮,打响天空,朵朵烟雾如云散开,隋军将士闻炮而进直扑琉求兵。琉求国哪里见过信炮,以为是天公震怒,还未交战,就已经心慌意乱。

    隋军将士一鼓作气,把迎战的琉求兵冲得七零八落,双方混战厮杀,一场好斗。真可谓:

    大浪兴风不可收,勿将战船当商邮。

    三声信炮窜天起,隋军威风扫琉求。

    波涛不饮滩头血,孤岛难埋英雄头。

    一鼓作气攻台澎,铁骑渡海踏夷州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