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而灵国地不过十里,民不过两千户,还是個无封无爵的附属国。 不说齐国,就连滕国也大有不如。 灵青也不认识哪位百家诸子圣贤,无从求教。 因此他也只能靠自己,人前显圣,广播求贤之意。 然后再搭建学宫,收纳贤才。 他也不求灵明学宫能够如同稷下学宫一般广揽天下圣贤。 只要能够将原本打算前往滕国的人才,特别是农家的许行给截来,他也就心满意足了。 至于之后能不能有更大的收获,那就看他能在这个世界待多长时间了。 若是给他百年时间,他自信能够建立一个不弱于七大战国的国家。 同时立下一个比稷下学宫更甚百倍的百家学宫。 只是具体能在这里待多长时间,还尚未可知。 在陆续的建立了军队和学府、开辟了灵田,接收、吸纳了灵台选才的新生力量之后。 灵国也在肉眼可见的变化着。 最显著的就是灵明神君的神力越发的壮大了。 同时这一番变化所引来的影响,也似波澜微起一般,不断的向四周扩散。 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士。 往前诸侯国也不是没有选才之举。 但所作所为大多都是许下丰厚的条件,来招揽那些已经学有所成,准备一展抱负之人。 而灵国不仅是全国选拔,甚至还专门为了那些稚童立下了一座学宫,用以教导他们。 更甚者,这些通过选拔之人,最低也是灵国的国民,甚至大多都有着士的身份。 哪怕垂髫稚子亦是如此。 尤其是这个条件,任是通过选拔之人都能升阶一等,稚子亦能为士。 自古以来,望子成龙之心都为父母的通病。 古有尧造围棋,以教子丹朱;近有孟母三迁择佳邻。 当今现实,更有为了子女能够上一所好学校争抢学区房,放弃自己的事业专门陪读者。 由此可见一斑。 灵国开出的条件,最先吸引的就是邾国的百姓。 此外亦有许多百家学子,困于无名之苦之下,前往灵国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