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李世民的失控,让整个天下都心惊胆战,但这对来说李承乾却是一件好事。 李世民越是倒行逆施,那逼他退位就符合天理人心,越能得到天下和后世人的认可。 所以李承乾在听到长安传来的消息时,又主动给了李世民一个把柄。 把他坑杀高句丽数万降卒的事情传回了长安城,一时舆论哗然。 朝堂上现在都是李承乾的政敌,对此多持批评态度。 民间则认因为李承乾征高句丽致使妖道祸国,直接间接导致了皇太孙和太子妃薨逝,李承乾杀几万降卒也是可以理解的。 甚至有人认这是“冲冠一怒为红颜”,将之说成美谈。 最令人不解的是李世民的态度,在接到大臣弹劾李承乾残忍好杀的奏疏后,本该借此重惩李承乾,他却只是下旨斥责。 不过李世民第二天下的两道诏令,又清楚明白地表明他废太子的决心。 诏:兵部尚书李世民回京述职。 众人都认为李世民这是要断李承乾最大的帮手。 诏:联躬违和,裁决庶务力有不逮。长安军务至重,不可以无人镇抚。晋王李治人品贵重历练有成,即日起知左右屯卫军务。 左右屯卫是太极宫的兵营,在玄武门之内,是至关重要的地方。 李世民把这两个地方交给李治意思再明显不过了。 于是长孙无忌等人纷纷上奏表,请废太子承乾。 这样的消息传到扶余城,李承乾听了只是哂笑一声,便不予理会。 “太子殿下,陛下受妖人迷惑,您怎么不生气啊?”旁边的刘葵神色担忧地问道。 李承乾听了狭长的眼睛眯起,清瘦的脸上神色漠然地道:“天下有都知道这是乱命,孤王又何惧之有?” 李承乾说罢低头继续看书。 过了一会儿,李承乾抬起头来,看着刘葵问道:“这两天孤王没有去营里,伤卒休整的怎么样了?” 刘葵听了忙回道:“一切都好,伤卒沐浴太子殿下天恩,得医士悉心治疗,恢复的都很快。 除了腿残的,大概再过十余日,就都能上路了。” 李承乾微叹一口气,点点头算是知道了。 薛仁贵已经率众去鸭绿水十余日了,连契丹和奚族的青壮也于两日前离开了,李承乾在这里一原因是因为伤逝亲人,无心庶务,想让自己的身心得到休息。 另一个原因就是要等这些伤兵养伤。 想到伤兵养好伤,他也要起程去前线……,然后携灭国之功返回长安…… 第(1/3)页